我国污染防治攻坚和碳达峰行动统筹推进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全国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被划定碳排放配额。这意味着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打法:减污降碳协同
牵住以降碳为源头治理举措的“牛鼻子”
虽然受2020年年初疫情的影响,碳市场建设进程受阻,但随着疫情防控转好复工复产,我国确定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碳市场政策暖风频吹加速落地,进一步彰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2020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被首次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多项配套制度密集出台,为全国碳市场启动提供制度保障。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并于2020年12月25日审议通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2020年12月30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正式公布方案,并一同公布《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生态环境部表示,在谋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的同时,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牵住以降碳为源头治理举措的“牛鼻子”。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鼓励一些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加快建立全国碳市场,同时选择典型地区和城市,开展环境质量达标与碳排放达峰“双达”试点示范。
可以预见,减污降碳协同,统筹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将是未来生态环境部门的新思路、新打法。
减污降碳协同,一是有一定的法治基础。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门增加条款,要求实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二是有体制基础。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把应对气候变化职能调整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管控。三是有行动基础。近年来通过清洁取暖、压减过剩产能等手段,大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协同推动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积累了不少经验。
发挥地方作为责任主体的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推荐产品:
- 上一篇:一氧化碳检测仪准确探知一氧化碳浓度 2022/04/07
- 下一篇:聚焦碳达峰碳中和 环保产业迎发展新机遇 2022/04/07
推荐阅读
- 粉尘涉爆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系统2025-03-26
- 微型空气站: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的新利器2025-02-20
- 光伏气象站:为光伏产业赋能的关键力量2025-02-20
- 深圳澳门新莆京游戏网站科技亮相第25届中国环博会2024-04-22
- 六氟化硫报警器校验,确保气体监测精准无误2023-12-20
- 六氟化硫泄漏在线监测系统,保障安全生产2023-12-20
- 烟气氮氧化物检测仪:攻克空气污染的利刃2023-12-15
- 如何确定氮氧化物检测仪的测量范围和精度?2023-12-15
- 氮氧化物检测仪:分析方法和优缺点一览2023-12-15
- 为什么需要使用氮氧化物浓度检测仪?它有哪···2023-12-15